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官方网站 www.bahasainggrismudah.com
燕赵都市报2014年5月12日第16版教育.关注以《先修课把大学名校教授课堂带进中学》为题,对我校庆祝建校十周年“名校大讲堂”系列活动进行报道。
http://epaper.yzdsb.com.cn/201405/12/e54246.html
5月9日傍晚6时,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南校区学术报告厅里,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台下一群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少年,老者与少年们的问答之间,现场时而响起一阵热烈掌声,时而传来一片善意的笑声,老者手里像有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调动着课堂里每一位学生的大脑,紧张、思考、激动、放松……课堂上那种平等、自由、探索的氛围会让人误以为这是某个名牌大学的课堂。其实,这是二中的先修课——— 把国内顶尖高等学府的著名教授的课堂搬到中学,那位讲课的老者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夏群生教授,他的讲座是《汽车的安全性》。
一堂清华大学教授的课
“高一的学生请举手”,“高二的学生请举手”,开讲前,了解了听课的三百多位同学的组成后,夏教授建议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各推举出一个学生代表来,一起喊出他们的名字。在同学们的喊声中,本来严肃沉寂的课堂变得热烈轻松起来。“什么是汽车?‘汽车’在日文中称呼为‘自动车’、‘汽车’在英文中最本质的叫法是‘Aut-omobile(自己+移动)’,……汽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好,请哪位同学回答。”回答问题的同学得到了夏教授送的小礼物。从什么是汽车讲起,讲到了汽车的“节能”,汽车节能环节里的问题是“油田是怎么产生的?中国有哪几个油田?长庆油田处在哪个盆地?”问题越来越难,夏教授的小礼物越来越不好得了。在夏教授的边鼓励边提示下,一位男同学回答:“长庆在陕西”,却没有回答上来“陕甘宁盆地”,夏教授仍然给予小礼物鼓励,回答问题的男同学坐下前说:“我下来一定好好学习地理。”接下来的“环保、安全”环节,问题越来越有意思,同学们的参与性越来越高,最后夏教授的讲座落在了汽车的安全性及其系统装置,结合生活实践与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将相关设备、操作原理用中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了出来。
讲座中,夏教授一再强调了当今中国在汽车技术上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也表示了对中国技术前景的期望。夏教授勉励大家“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要成为“选择国家的人”,更要成为“国家所选择的人”。同时,夏教授表达了欢迎中学生朋友到清华大学读书研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期望。
二中试行大学先修课程弥补高中和大学教育断层
2013年,二中学生受邀参加北京大学组织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五门课程的自主招生考试。2014年,中国教育学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签署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宣布将在国内100所高中试点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石家庄二中率先试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
据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南校区赵智峰副主任介绍,二中南校区成立学科特长生培养基地,固定学科特长生活动教室、学科特长生导师工作室。并在学科特长生培养基地中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在目前高中选修课体系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领域开设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线性代数、几何学、生命科学等课程,未来将陆续开设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等课程。并邀请知名大学的知名教授到学???SPAN lang=EN-US>“名校大讲堂”。“名校大讲堂”开办以来学校已请到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大学的教授到学校讲课,按照计划本学期学?;菇氡本┐笱?、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授开课。
先修课让学生认知自我学会选择
据了解,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到名校大讲堂的课,二中老师会根据讲课内容对听课学生有所选择,一般会根据兴趣和是否学有余力。二中的光树平副校长表示,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名校大讲堂”的开设能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学会选择、规划未来”,引导学生们认清自己的兴趣专业,对自己将来所向往的专业更加明确,进而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解决学生“被”上大学的问题,解决学生在高中阶段只以分数为目标,只有在高考分数出来以后才考虑自己报考哪所大学,报考哪个专业,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更谈不上有意进行培养和锻炼的问题,变“我为考分学”为“我为未来学”。大学教授精深的专业知识、对学科前沿介绍为学生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变“我为考分学”为“我为知识学”。大学教授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淡泊名利的豁达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到极大的榜样作用,变“我为考分学”为“我为国家学”。
光树平说:“石家庄二中南校区建校十年以来,始终在思考‘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回答‘钱学森之问’。中学教育不应当异化为高考强化训练班,中学更不是学生冲刺高考的‘集中营’,?;ず⒆拥奶煨?,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比单纯追求高考分数更为重要,这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更是一所有责任感的中学所必须肩负的使命。”
期待先修课开启中国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近几年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当下的高中教育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创造力、想像力的发展。通过“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开设可以改变“高考”这一单一的选拔模式,可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可以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及早接触大学课程内容,接受大学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的训练,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最符合其能力和兴趣水平的教育,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胜任力。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而高中和大学教育断层,精英教育缺位,拔尖创新人才缺少有效培养和选拔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加之近几年国内大学先修课的探索处于无组织状态,推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项目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作为CAP项目的主办方,中国教育学会希望这个项目能推进中国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改变现有的以高考分数选拔人才的单一体系,希望从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评价制度上,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